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華邦屬於半導體製造業,面對天然災害、意外事件與人為事故對生產營運、財務管理、資訊安全及氣候變遷的風險,都可能會造成營運上的嚴重衝擊,所以華邦訂定風險管理機制,持續以預防管理的積極態度來面對各項風險議題,提早準備因應,也藉由嚴謹的風險工程控制、安全規範與基準的落實管理,追求達到半導體產業安全、財務安全及資訊安全的最高標準,以達成企業永續發展的願景。
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風險報告,指出近年來全球前五大長期風險,從過去的「經濟問題」逐漸轉變成「環境問題」,包括「極端天氣」、「氣候行動失敗」、「天然災害」、「喪失生物多樣性」、「人類造成的環境災害」,全球企業均逐漸面臨惡化的環境與氣候等各項加劇的挑戰。華邦將營運之關鍵新興風險─「氣候變遷風險」納入企業長期營運管理。
同時,透過每季定期召開之「環安衛暨風險管理委員會」討論各項管理目標、擬定因應策略,亦規劃於2022 年將現行「華邦企業社會責任(CSR) 推行委員會」調整組織為「永續發展委員會」,由董事長親自主持,將氣候風險管理層級提高至董事會,確保達成所有企業風險控管之目標。
營運三大風險
辨識風險 與機會項目 |
影響評估說明 | 因應措施 | 成效管理 |
![]() 營運風險管理 |
|||
產品品質異常 | 降低客戶信賴度並取消訂單 | 當有不符合要求的產品或製程發生時,須立即通報給有矯正措施職責和權限的人員,確保不合格產品不會出貨給客戶,且對所有潛在的不合格產品加以識別和圍堵。相關單位須分析原因及對生產流程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並採取改善措施 | 產品於生產過程中,接受嚴格之品質管制並提升產品品質,有助於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及滿意度 |
產品良率過低 | 減少可出貨數量致準時交貨率過低 | 每週定期由產品工程單位分析良率過低原因,並將原因以柏拉圖分類,優先針對 top 3 之原因擬定改善對策,以提高產品良率,進而提高準時交貨率 | 產品皆能在計劃期限內,分析及改善良率,以達到標準良率之上,進而改善準時交貨率,滿足客戶之需求 |
產品客訴件數過高 | 影響客戶新產品導入時程 | 當有產品客訴案件時,將立即由品質保證部分析其失效模式及原因,並依其失效模式及原因邀集相關單位成立客訴處理團隊,每週定期召開 Quality reject management 會議,檢討及採取因應措施,以徹底改善,並將其案例回填於 FMEA,以為各單位參考,以確保達成不貳過 | 客訴案件皆依需求計劃在 14 工作天內結案,以符合客戶之要求,若未能在期限內完成,則與客戶溝通,以期能達成客戶新產品導入之時程 |
侵權 | 嚴重者可能構成違法行為,致管理階層負擔民、刑事責任,輕微者亦可能造成公司財務或商譽損失 |
|
華邦尊重他人的智慧財產權,願以合法之授權方式取得智權之使用,同時,也為公司降低訴訟風險 |
專利風險 | 不利專利授權談判、提高發生專利訴訟之風險 | 不論權利人係基於保護其智慧財產權、單純基於商業考量或其他未知之目的,而採取要求高額權利金或甚至提起專利訴訟之手段,均積極與外部律師討論、研擬對策 | 秉持尋求雙贏結果之原則,並以與權利人相互尊重、理性互動為 手段下,華邦均有效控管專利相關風險,未發生對公司不利結果 |
疫情風險 | 疫情造成人員健康影響或造成營運中斷損失 |
・人員出入均需實聯制登記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定期定時清消環境 ・於主要出入口實施體溫量測 ・依疫情變化實施分倉分流居家上班 |
2021 年未有因疫情所造成人員健康影響及營運中斷損失 |
![]() 財務風險管理 |
|||
匯率風險 | 公司從事外幣交易產生匯率變動風險之管理,係於從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處理程序規範許可之範圍內,利用遠期外匯合約管理風險 |
|
2021 年匯率變動風險與匯率兌換皆在可控範圍內 |
利率風險 | 主要來自以浮動利率計息之長期借款,係為提升製程或擴充產能之營運所需 | 依當時市場狀況爭取較佳之利率條件,以降低利率波動所造成之影響。華邦發行之公司債為固定利率、新台幣計價、且以攤銷後成本衡量,故利率波動不會影響其現金流量及公允價值 | 2021 年度合併利息淨支出新台幣146,935仟元,占全年度合併營業收入0.15%,評估利率變動對公司營運影響在可控制範圍,華邦將密切注意利率走勢對現金流量之影響 |
國際稅務 遵循風險 |
補稅、罰款、滯納金、刑罰及影響商譽等風險; 另若未有效制定稅務策略,可能產生不必要 之稅收負擔 |
|
低稅務風險並減少集團稅務成本 |
![]() 資訊風險管理 |
|||
資訊安全 |
|
|
|
|
|
|
氣候變遷因應
Climate Change Response
華邦致力於因應氣候變遷風險,為瞭解氣候變遷對環境與營運之影響,華邦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框架(TCFD),並設有「氣候變遷風險機會評估作業規範」,針對國內外研究報告及最新市場發展觀察,每年定期鑑別並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財務衝擊(包含量化及質化),提出檢討及管理策略,持續強化企業營運能力。另於廠內設有「環安衛暨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以及各相關單位主管代表擔任委員。每季定期召開一次會議,針對指標與目標進行管理審查、檢討以及更新。
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遷以及對環境與營運之衝擊,在法規風險面向,世界各國政府皆在研議開徵碳稅或能源稅,全球生產所需原物料與能源的價格也逐年提高,這些都將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在實質環境面向,氣候變遷也將帶來更多的極端氣候像是風災、水災以及旱災,近年來雨季和旱季降水量有越來越顯著的差異,影響到水資源的分配與使用,可能對公司營運及產能造成衝擊。在其他面向上,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氣候變遷問題,並要求企業揭露相關資訊。
為此華邦持續努力,精進能源管理與減少碳排放,除了所有產品研發設計皆以高效率及低耗能為研發方向外,更致力於自身減碳效益的提升,推動各項減碳計畫,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落實環境、社會與治理(ESG) 的重要指標,穩步踏實地邁向永續發展。
TCFD 氣候變遷管理架構
此管理架構為華邦首次參酌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成立之TCFD 工作小組發布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所訂定,透過系統性的揭露架構引導,檢視在營運過程中面臨到氣候變遷對公司潛在的風險、機會及財務影響,並規劃相關減緩與調適計畫。華邦未來亦將持續精進、優化風險控管對策與氣候變遷減緩行動,強化營運治理能力,展現「以綠色半導體技術豐富人類生活的隱形冠軍」的企業精神,以期使華邦邁向企業永續發展。
治理
本公司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由企業社會責任(CSR) 推行委員會負責統籌公司治理、環境保護、氣候變遷和勞工相關等議題,並於每季召開環境、社會與治理(ESG) 季會,向高階管理階層報告管理系統的執行績效及所需的改進建議。總經理於每年第四季董事會呈報當年度推行成果與下一年度的工作計畫,並聽取董事會意見予以修正。董事會為華邦最高治理單位,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未來將視會務運作進度,納入氣候變遷風險相關議題及其管理目標。
策略
A 華邦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短、中、長期時間區間定義,設定「0-2 年」為短期、「2 -10 年」為中長期並據此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評估。
B 氣候風險類型包含轉型風險與實體風險兩大類別,其分別再區分為政策與法規、技術、市場、聲譽,以及立即性和長期性。機會則區分為資源效率、能源來源、產品與服務、市場以及組織韌性,共五大類別。
風險管理
A 鑑別因氣候變遷因素可能造成公司營運轉型及實體風險( 共8 項) 與潛在可能機會( 共2 項),再依業務相關性、脆弱( 風險因應/ 機會準
備) 程度及衝擊程度評估表,由各單位評估業務相關性以及短、中長期的脆弱程度與機會程度。
B 依據各單位提供之三項考量因素進行綜合分數計算,可得取風險值,再依據評估後之風險值繪製風險與機會矩陣圖。
C 參考風險值並經風險與機會評估討論後,選定高風險與機會因子,連結短、中、長期關鍵氣候風險指標,透過量化或質化的方式進行財務衝擊評估,再訂定相關因應策略及設定關鍵氣候目標。
指標與目標
A 華邦為減少營運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我們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在所有環境指標上,如展開節能減碳、水資源使用效率、污染防治、有害物質管理等( 相關成果請見報告書第三章- 綠化環境致力環保),以追求永續發展的願景。
B 目前再生能源發電以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為主,需仰賴儲能技術解決供電不穩定及電力不可調度的問題,因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增加,儲能系統的需求亦隨之提升;自2020 年1 月6 日因應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法規公告,用電大戶( 施行契約容量 ≧ 5,000kW) 需設置契約容量10% 之再生能,本公司亦將評估設置儲能系統(EES)或購買綠電憑證等方案因應。